又愛又恨的整車物流,物流行業的春天何時到來?
發布日期:2017/4/5 16:01:19 訪問次數:0
去年,一則私家車車主掌摑快遞小哥的視頻將一位快遞巨頭推到了閃光燈下,而作為快遞小哥所屬公司總裁的他也隨即在朋友圈發布聲明要為員工出頭。是的,他就是順豐的總裁王衛,也正是他帶領順豐走出了上市這一步。至此,王衛的身價超過此前的圓通實際控制人喻會蛟夫婦,置于陽光之下的順豐也將開始迎接新一輪的升級戰。
物流、快遞員這些詞再度成為了熱搜,大眾對于這個行業又愛又恨的情緒持續發酵——一面是看到從業者每天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風餐露宿、過年加班派件的景象讓人心疼;一面卻是隨意亂扔包裹、延誤不理、出事跑路的亂象讓人氣憤。正如前幾日一篇文章《快遞網點“無力運營”背后
汽車物流還好嗎?》所言,究竟什么時候才能看到物流行業的春天?
記者走訪了文章的作者——賣好車物流事業部的時銘心,時銘心從80年進入物流行業,從整車零部件入廠物流、整車公鐵水物流、口岸物流、進出口貿易物流、到售后物流領域均有相關經驗。他認為,中國的物流發展20年,行業有進步,但也存在痼疾。所有的物流人都在期待終有一天打破僵局,同時也應該為這一天的到來付出努力。就現今而言,亟待解決的問題有三個,第一,從業人員不規范;第二,市場惡意競爭;第三,保單的重視程度不高。
一個發包裹的也能運整車?
物流入行門檻不高,從業人員的標準參差不齊,加上行業的不可控因素多,不規范的現象沉積了很多年。除此之外,造成行業混亂的另一大原因是有黃牛的存在。中汽遠通貨物運輸是賣好車的一家承運商,中汽遠通的總經理司小東告訴記者,“
你去百度上找物流承運商,出來一個有模有樣有官網的公司,但對方真不一定就是正規實體物流的,可能就是一個發包裹的。一個發包裹的為何能打廣告說自己可以做這件事呢?因為物流行業仍然可以賺取信息不對稱的錢,這是黃牛的生存方式,跟無車承運人有很大的區別?!?br />
為何黃牛不靠譜?在司小東看來,最直觀的是讓采購價格層層分包,上下游間路徑拉長,放大了貨主和車主之間的運費差價,導致貨主的運貨成本更高,車主的拉貨利潤更低。其次是很難追蹤定位,信息是否準確全憑黃牛自覺,并且信息存在滯后性。出了事容易跑路,沒有實體公司可以追究。事實上,主機廠也從來不會選沒有實體公司的物流合作,黃牛大多接的是散單。
另一方面,有很大區別的“無車承運人”模式則是采取輕資產運作,利用信息化網絡,一端掌握龐大貨源信息,一端對實體運力有效整合,通過減少中間環節,提高車貨匹配效率,并且一定程度上還能解決空駛問題,從而來提高物流運作的整體效率。所以,發包裹的黃牛無法成為無車承運人。
總體而言,從業人員素質良莠不齊,黃牛泛濫,不規范的作業流程讓延誤率大大提升,對物流時效大打折扣。
看天吃飯不叫運輸
市場的惡意競爭主要表現在價格上。一個“很牛逼”的承運商,但沒過半個月就會被吐槽,司小東說經常會有朋友遇到這類事情。從廣州到天津,每臺車的運費比正常價格便宜100元,還提前一天到達,這聽起來似乎很棒,但下一次合作,新運的一臺攬勝都不知道運到哪里去了。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窘境?司小東解釋說:“
一個有20臺板車的實體物流公司,一臺板車的成本大概在50萬,加上公司運營的成本,在此基礎上產生一個正常運費。而出現在時效屬于正常范圍內,費用低得離譜的情況,背后的實際運輸方肯定不是同一個。只是黃牛讓貨主的貨搭載了別的過路車,但黃牛又不具備穩定的資源,所以這就是看天吃飯了,偶然性很高,也導致了運力不穩定?!?br />
黃牛故意先用低價把生意接下,再等待過路車的方式不僅讓市場進入惡意競爭,實際上也對物流行業的平均時效帶來負面影響。在成本越來越透明化的如今,暴利時代已經過去,可見,真正想把運費降低不是犧牲風險把控,而是承運商對自身運營的優化。
必須看到真實有效的保單
整車物流行業也可以分為批量和零散。主機廠的批量業務只包給大物流公司,小物流公司較多承接零散業務。大物流公司運價較低,小物流在流轉時效上有明顯的優勢。但不論是大物流,還是小物流,一定要看到真實有效的保單,特別是整車物流行業。
賣好車物流事業部的時銘心同樣拿黃牛舉了例子,“
托運方給黃牛1600元,黃牛轉手給實際承運商1400元,中間賺取200元的差價,一輛百十萬的車,保費就少說在300元,黃牛的利潤根本無法覆蓋保費,怎么可能對保單負責呢?黃牛賭的是運氣,只要不出事就能繼續。一個車從下單開始,到店里提車,到中轉庫,到倉儲,到企運,到客戶簽收,運輸的保險責任第一重要。這個保單要在官網上能查到,并且已經生效,這才是對整車物流負責的關鍵。對于平臺搭建物流系統,保單的嚴格把控一來吸引上游經銷商貨端,二來讓承運商合理轉嫁風險,同時對平臺無車承運模式的風險管控也是最有利的?!?br />
有了方向,如何落地解決三大痛點,讓整車物流又快又好成為了時銘心對物流的探索方向。
“ 想要做好一個汽車經銷商服務平臺,物流是必須解決的一個痛點,也是可以發揮抱負的江湖之地?!?這是時銘心去年加入賣好車時就落下的愿望,“
實話說,剛來到賣好車的時候,我發現平臺的金融業務發展很快,但倉儲和物流那會還是個大瓶頸。倉儲庫數量少、面積小,手工操作效率低、物流運費上下浮動、提驗車速度慢、物流延誤時有發生,這些問題不僅汽車經銷商在意,我們物流人更在意!”
很快,時銘心開始一邊搭建物流體系模型,一邊開始組建團隊。據透露,他和同事剛起步的時候,天天絞盡腦汁夜不歸宿,就差把被褥搬到公司。但也就是短短半個月,“無車承運人”模式浮出了水面,并在技術的幫助下,這個模式現已成了現實。
無車承運人模式在國外很熱,在國內雖然政策條件利好,但真正擼起袖子干的微乎甚微,賣好車算是率先嘗試的。中小汽車經銷商貨運的形式零散居多,時銘心認為選擇有實體運力的優質中小承運商引入平臺是最匹配的方式,并且以高標準審核承運商,每個環節親自把控。
不過,光有玩家不行。在倉儲環節上,時銘心也想把基礎設施盡快完善。據悉,在兩個月時間內,賣好車的倉儲庫增長了十倍,倉儲網店基本能做到業務發展的同步覆蓋。智慧物流一直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賣好車物流用線上化WMS產品解決收發存管理難題,加上專利智能的物聯網技術硬件,這樣車輛的存放就會更安全,同時也嚴格確保每一輛車的保單有效。
運輸環節上,賣好車搭建的是線上化oTMS產品,讓整車物流買賣雙方在平臺上自由交易,確保行業信息流的無障礙傳播。為了解決惡意競爭和時效問題,賣好車制定了帶有詳細計算規則的運輸延誤賠付服務,并且鎖定運費價格。一來防止價格戰的發生,也能驅動物流運輸及時率的提升,為汽車經銷商創造更好的物流體驗,讓中小承運商能夠賺取更多錢。
在一個從業十多年的物流老江湖看來,如今升級的物流模式特點在于,從以往單一的物流企業依靠違規車輛運營的價格戰,到依靠戰略合作、物流聯盟來共享物流網絡,形成資源對流,以期降低成本,實現多方共贏。也許就像時銘心說的:“
看天吃飯不叫運輸,只會盼望過路車的不叫運輸。說什么時候到,就什么時候到,且不出差錯,這才叫運輸!” 未來可以看到的是物流人在這條路上不斷努力,讓車輛運輸更快,讓車輛停留時間更短,讓車輛信息更準確。